学校首页|信息门户|加入收藏

党建工作

党建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党建工作 -> 党建动态 -> 正文

【学党史 悟思想】井冈山红色考察记忆

作者:郑世发日期:2021-06-04

园林退休党支部,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,组织党员到过红安、井冈山、韶山、遵义、延安、西柏坡等红色基地考察学习。于2011年,我们来到井冈山,在导游的引导下,边走、边看、边讲,给我们讲了许多井冈山的革命故事。

黄洋界哨口:在井冈山,黄洋界的名气是最大的,是根据地的五大哨口之一,海拔1300多米,是大小五井通往宁冈的唯一通道,凡上井冈山的人必去黄洋界,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毛主席的词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:“山下旌旗在望,山头鼓角相闻。敌军围困万千重,我自岿然不动。早已森严壁垒,更加众志成城。黄洋界上炮声隆,报道敌军宵遁。”此诗描绘了红军初上井冈山时期的一场反围剿战斗。显然,战斗打得很激烈,但敌人对井冈山的进攻失败了,毛泽东因此而欣喜不已。可他没有想到,他的诗会给今天的黄洋界带来这么大的旅游效应。许多人慕名而来,在黄洋界看当年用过的迫击炮和战壕,看高耸的纪念碑、险峭的山峰和山下蜿蜒的路。

黄洋界原名黄杨界,或叫汪洋界。据说是黄杨两姓的分界处。北坡姓杨,南坡姓黄。又说,井冈山原为汪洋大海,古时有一恶龙危害百姓,后出现一小英雄叫黄杨的与其恶战,将其征服,令其吸干海水,使沧海变成了桑田。而百姓们当年进贡给恶龙的谷物,则变成了一座座小山。

上井红军造币厂:1928年5月,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成立后,为解决根据地建设和红军给养等所需资金,由财政部负责,创办了“红军造币厂”,铸造了有名的“工”字银元,在井冈山根据地范围内流通。

小井红四军医院:1928年10月,湘赣边界特委,决定建红军医院,将分散在农民家中的200多名伤员集中治疗,当时医院的房子,是选用杉木和毛竹搭的,房子的内墙也是用杉木板和竹片夹的,房顶盖的也用了相当的竹条。医疗设备极其简陋,病床及不少医疗器械都是用竹制品代替的,如竹子做成的镊子、油灯、药罐等。医务人员自己挖采草药和自制医疗器械。

红军挑粮小道:在这里,导游讲述了朱德的扁担,说的是朱德总司令率领井冈山军民挑粮的故事,那时粮食要从山下的宁冈挑上来,往返100多里,非常辛苦,红军战士怕累坏了首长的身体,就悄悄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,不让他再挑。可朱德很生气,严厉地批评了藏扁担的战士,并让直属队长在扁担上写上了“朱德的扁担,不准乱拿”几个字。

革命旧址群:在革命旧址群中,我们看到了已开放的七处,这里有毛泽东、朱德等领导人旧居,有红四军军部旧址、中共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旧址、红四军军械处旧址、红四军军官教导队旧址、新遂边陲特别卫公卖处旧址、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旧址。

茨坪革命旧居群: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,1928年5月朱德、陈毅率红四军部,1928年12月彭德怀、滕代远率红五军部先后到达这里,成为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。在茨坪的溪边道旁生长着连绵美丽的竹林,据说,那个时候,毛泽东很喜欢坐在溪边的竹林读书,或者和其他革命者促膝交谈。

井冈山烈士陵园:由井冈山烈士纪念堂、井冈山碑林、井冈山雕塑园、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组成,在这里,导游告诉我们,革命战争期间,据统计,江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烈士,仅有名有姓的就达24.7万人,无名者更是不计其数。我们缅怀革命先烈,向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,永远怀念他们,牢记他们,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。

今年,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,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,我回顾了当年井冈山红色考察学习的情景,使我对红色摇篮井冈山和井冈山精神的内涵,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。那就是坚定信念,艰苦奋斗,实事求是,敢闯新路,依靠群众,勇于胜利。现在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,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。

作者简介:郑世发,男,1937年生,中共党员,教授。1964年华中农学院园艺系毕业后留校工作,从事蔬菜教学、科研和推广,1998年退休。